
对全球金融市场而言,节日期间最重磅的冲击,莫过于全球主要石油生产国沙特阿拉伯的两处主要石油设施遭无人机攻击引发大火,进而导致沙特石油产能降低超570万桶/日,占其总产能的50%。 事件发生后,国际原油无论是WTI还是布伦特,周一早盘开盘后均大幅高开暴涨。美油涨幅一度超13%,布油涨幅超17%。截至本文发稿,均有所回落。

布伦特原油期货主力合约开启暴涨模式 油价大幅暴涨的直接原因是供给受到意外冲击,且这种冲击量足够改变当下全球原油的供需格局:由需求不足导致的供给过剩到供给短缺的供不应求。根据美国能源署(EIA)的报告,全球原油供给超出需求的量少于100万桶/日,因此,500万桶/日的供应损失,足够引起供应较大缺口,导致油价出现暴涨。 更值得关心的问题是,油价暴涨之后能否维持高位? 这取决于沙特石油生产的恢复情况和节奏。 此前有消息指出,沙特将于本周一恢复全部产量。但最新的沙特官员发言表示,该国在周一能恢复的产量仅为损失的1/3,也即200万桶/日。 在大宗商品市场,由于供给短缺的冲击导致价格在一定时期内持续走高的情况并非罕见。 例如海湾战争时期,油价曾暴涨超过100%;再例如,中国官方采取环保等手段关闭钢材产能导致的三年螺纹钢牛市;又例如,2019年上半年巴西淡水河谷公司矿难导致的全球铁矿石供应短缺之后价格持续上涨长达半年之久。 因此,此次沙特产油设施遭遇攻击后,油价能否持续维持高位,取决于沙特能否有意愿和能力在短期内恢复全部产能。但无论如何,此次事件之后,市场对中东地缘政治的担忧将进一步升级,这在一定程度上将对油价形成支撑。 国际黄金价格亚盘开盘后,一路上涨,重新收复1500美元/盎司价格关口,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市场对地缘政治升级的担忧。 对于中国而言,如果原油价格维持高位,显然对于持续上行的物价压力并非好事。 本周美联储将宣布9月议息会议决议,市场将对美联储降息幅度保持关注。而中国央行是否会在本月选择下调MLF利率来实现降息,也是市场关注的焦点之一。 基于物价形势、对房地产泡沫的严控以及已经降准释放资金的事实,我认为中国央行在本月选择降息的概率会不及主流市场预期。